在工业生产中,光滑表面材料常见于玻璃、金属、塑料、陶瓷等制品,这些材质在视觉上美观,但在喷码应用中却往往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于表面张力高、附着力差,油墨难以牢固粘附,极易出现喷码不清晰、脱落、扩散等问题,影响产品标识的质量与追溯效率。因此,在对光滑表面进行喷码前,合理的预处理尤为关键。
首先需要了解,喷码的本质是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附着牢固、清晰可识别的信息层。如果基材过于光滑,油墨无法与表面充分接触和结合,喷印图案就容易被擦拭、热处理或摩擦等外力破坏。因此,在喷码前通过一定方式打破表面的“镜面状态”,提高粗糙度或改变表面能,是确保喷码附着力的第一步。
目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火焰处理、等离子处理、喷砂处理和表面涂层改性等。火焰处理是通过高温火焰短暂加热表面,使材料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增强油墨的润湿性与附着力;等离子处理则通过高能粒子轰击表面,有效清除微尘、油脂,并增加表面活性,是塑料和玻璃等材料喷码前的常用手段;喷砂处理主要用于金属表面,能粗化材料表面结构,提高油墨咬合力;而对于某些高端产品,还可以在喷码区域提前涂覆一层底涂剂,提高油墨抓附效果。
此外,选用适合光滑材料的专用墨水也十分关键。例如快干型溶剂墨水、耐擦洗墨水、紫外固化墨水等,具有更强的粘附能力和更快的干燥速度,有助于在玻璃、金属、光亮塑料等表面形成持久的标识。不同喷码技术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小字符喷码机配合快干墨水在塑料表面表现优异,而激光打标则可通过高能量刻蚀直接在金属和玻璃表面形成永久性信息,不受附着力限制。
Videojet 1580 + 小字符喷码机,Dynamic Calibration动态校准功能可自动调节温度和粘度,实现一致的喷印质量,使用溶剂储备箱可额外增加 8 小时以上的运行时间,从而延长正常运行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产品材质与生产环境,还需结合喷码设备的喷印参数进行细调,如喷印距离、喷印速度、墨点大小等,都可能影响最终标识质量。通过系统性地处理光滑表面并科学配置喷码方案,企业能够有效提升标识的清晰度与耐久性,保障产品的可追溯性与品牌形象。